教学方法漫谈:新时代教育语境下的教学智慧结晶

发布者:党委办公室 发布日期:2024-11-26 浏览次数:

为促进教师教学素养提升,进一步提升我院教师教学质量,11月26日下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在4218组织教学方法专题培训。本次培训邀请军事理论教研室张现国博士作专题讲座,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培训,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秘书代韶男组织主持。

张现国博士以“教学方法漫谈”为主题,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,详细阐述了教学方法的境界、本质以及教学能力的涵养三方面内容。在教学方法方面,他强调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性,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。不同的学科、不同的教师、不同的学生、不同的教学环境,不可能套用一个万能的方法和公式。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浑然天成,即无法之法,就像道德经所讲的那样,大方无隅、大器免成、大音希声、大象无形。

关于教学方法的本质,张博士认为宇宙的尽头是哲学,相对于教学内容,教学方法就是形式。教学内容是道,教学方法是术、教学原则只能是法,而教学手段只能是器,教学过程则是道、法、术、器的统一。从美学的角度来看,教学方法的本质就是呈现教学内容的价值美。关于教学能力的涵养,张博士指出作为一名教师,要在教学过程中较为理想地塑造和呈现这些美需要一个涵养的过程。一般来说,要做到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都要涵养两个方面、经历五个阶段。涵养两个方面分别指的是对教学内容的涵养和对教学方法的涵养,即悟道与修术。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。五个阶段包括学科知识的沉淀积累阶段、教学方法的机械运用阶段、教学方法的自主运用阶段、教学方法的自如切换阶段、学科专业的拓展创新阶段。经过这五个阶段的历练和两个方面的涵养,教学方法的运用就会形成一种肌肉记忆,变成身体的一种本能反应,同样能够做到随时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反应,张弛有度、收放自如,随机有效输出知识。直至做到返璞归真,化法于无形。

讲座结束后,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晓燕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。她指出,张博士的讲座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,希望老师们能够认真反思,精进课堂教学能力,勇于公开课堂,为促进教育学院教育教学发展贡献自身力量。

(通讯员: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东芳)